击掌空声.佛教的辩论方法1
——台湾华梵大学演讲
『 2013年11月28日 』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c0511kvfu7x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主持人致辞:
大家午安!阿弥陀佛!
我是华梵大学中文系主任。今天非常荣幸,有机会邀请到索达吉堪布来我们学校演讲。在550公尺高的大仑山上,堪布要演讲的题目是“击掌空声 • 佛教的辩论方法”。大仑山入冬以来,今天是最冷的一天,校园里满地枫红,非常美丽。堪布来台湾演讲,这是第二次,近年来,堪布经常应邀到世界各地演讲交流,包括哈佛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、香港大学,以及北大、清华、复旦等,都留下过堪布的身影。
我曾拜读过堪布的一些书,包括《修心七要耳传略释》《般若心经讲记》以及《中观根本慧论讲义》等。尤其是在《中论讲义》里,堪布非常善巧地运用简明的语言,把不堕边的空性智慧浅显易懂地开显给大家,对我启发很大。
堪布不希望我们作太多夸饰的介绍,我相信刚才讲的内容都很平实。
现在,就让我们以一颗至诚恭敬的心,一起欢迎索达吉堪布!
很高兴来到华梵大学。华梵大学坐落在海拔550米的山上,在台湾,这里是比较高的地方。我来自海拔4000米的高原,相对来说,这里就成了很低的地方。你们说今天是最冷的一天,按我所在佛学院的天气来讲,今天却是比较热的一天。同一个事物,感受却截然不同。思想也是一样,我把自己认为很有价值的理念分享给大家,有些人觉得很好,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合理,没什么意义。这很正常。因为不同地区的人,总是会养成不同的思维方式。
今天来到这里,感觉很殊胜。这个大学是晓云老法师在79岁时创办的。她在90多岁的时候示现了圆寂。她的精神非常可嘉。一般人到79岁的时候,很难有心力创办大学。她却有一种菩萨的愿力。让我们感觉到,依靠菩提心和善心,人即便到了晚年,也能做到很多事情。同时,我个人也产生一种勇气,觉得这些大德们的行为,非常值得学习。
台湾还有一些佛教徒创办的其他大学,比如佛光大学、南华大学、慈济大学、法鼓学院等。其中所学的内容,不一定全是佛教。有宗教系,也有其他的学科,可以说是综合性的大学。在这样的佛教徒创办的大学里跟大家交流,我觉得心里有一种力量,也非常开心。
今天跟大家共同学习的是“佛教的辩论方法”。其实,佛教的辩论方法,在一堂课短短几十分钟内,讲也讲不完,听也听不清楚。不过可以跟大家结个善缘,把我的一些观点讲出来,与大家共同交流。
藏传佛教辩论的历史
有些世间学校也讲一些逻辑学,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推理方法,以及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些逻辑方法等。佛教中有一套独特的逻辑推理体系,非常严密。分别念很重的现代人要进入佛教的真理大海,特别需要这套方法。
在藏传佛教中,佛教的逻辑学和辩论学非常兴盛。大约一千多年前,鄂译师建立了五部大论的学习传统,开创了藏传佛教辩论的先河,可以说是做了跨时代的伟业。在此之前、国王赤松德赞之后,印度莲花戒论师跟禅宗的玛哈雅那和尚也有过一场辩论。但是历史学家认为,当时的辩论方式,不一定完全是遵从因明的理路来进行的。鄂译师之后,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夏瓦秋桑论师,他通过自己的智慧,完善了因明的辩论方法,并进一步弘扬到各个寺院。现在藏传佛教的这种辩论模式,就是从那时继承来的。如今,不仅是寺院,很多世间学校也在学习这种辩论方法。在一些大学的教室里,甚至出现了藏传佛教辩经般的场面。
佛教辩论的意义
现在很多人喜欢去藏传佛教寺院,尤其爱看喇嘛们辩经。边看边拍很多照片,还一边说:“哇!藏传佛教辩论很好看啊,你看喇嘛的动作像舞蹈一样!”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看的,只有一两个动作而已,任何一个小县城文工团的演员,都会跳得更好。动作不是藏传佛教辩论的特色。
我们不能把辩论看成一种稀奇好看的表演。它的真正内容和意义到底是什么?这是我们更需要知道的。
表面上看,藏传佛教的辩论好像是为了获得胜利,实际不是。佛教的辩论是为了辨别真相、发现真理。
人生于世,有很多事理我们根本不了解,还有很多事理,我们一直犹豫不决,说是也不对,说不是也不对,存在许多怀疑。现在人问题特别多,一个原因可能是自己没有认真地学习,另一个也可能确实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,疑惑一直没有真正得到解决。除了未知和怀疑,第三是,还有很多颠倒的见解。比如:一切万法本来是无常的,但是因为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,认为有些法永远不变;本来善有善报,恶有恶果,却认为因果不存在;本来前世后世是存在的,却认为前后世不存在;等等。这些颠倒的思想叫做邪见。
我们辩论的目的是什么呢?就是为了断除未知、怀疑和颠倒的执著,把这些心态一一推翻。所以辩论非常有意义。
尤其在现在末法时代,科学极其发达,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分别念非常复杂。此时,很需要一种特别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,首先推翻我们相续当中对佛法的各种怀疑、成见和邪执,之后,再树立真正如理如法的定解。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但是如果目的不对,辩论就会出现一些误区。比如有些人仅仅在词句上辩论,一直咬文嚼字、吹毛求疵,而不去深入意义,这是没有价值的。藏族有一句谚语说:“有口才的人,让别人寸步难行。”别人说一句话就给他挑一个毛病,这不叫辩论,叫刁难。
真正的辩论,是基于意义的辩论。藏传佛教所有关键的辩论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,是把释迦牟尼佛证成为量士夫。喇荣佛学院每年围绕这个题目都会开一些研讨会。它的意思是,释迦牟尼佛是否是通达一切真理的人,是否能作为正确的标准?很多人经常产生类似的怀疑:佛说的话正确还是不正确,可信还是不可信?要想断除这种疑惑,首先要学习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的论典,学习他们树立正量的智慧,然后再进行推断。
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是佛教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高僧。他们把释迦牟尼佛的真理,以因明的道理广弘于世,是位列“二圣六庄严”的大祖师。
当然,想学习这些论典要一定的时间,先要学《集量论》和《释量论》等因明七论,还要学相关注疏,然后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。这些论典中,最重要的是《释量论• 成量品》。《成量品》全文依据《集量论》的第一句颂词,从顺逆两种次序证明了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。这句顶礼颂是:“顶礼定量欲利众,大师善逝救护者。”
最初,陈那论师开始造《集量论》的时候,在山洞里写下了这个偈颂,然后出去化缘。回来时发现偈颂已被人抹掉。他不动声色地又写了上去,但是化缘回来发现字又被抹掉了。到了第三次,他说如果没有必要,请不要擦掉,如果此举有目的,请站出来与我辩论。后来一个外道就走了出来,跟他进行辩论。但是外道辩不过他,反而用神通烧他的资具。陈那论师产生极大的厌离心,想:这些众生如是刚强难化,不如自己入涅槃好了。这时文殊菩萨亲自显现,赐予安慰,并告诉陈那论师:“你这部论典,将来会成为世人的眼目,它的光芒会照耀整个世界。”于是,陈那论师继续撰著,完成了这部论典。
后来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藏地,陈那论师的这部著作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弘扬。汉地的法尊法师晚年曾翻译过《集量论》,并作了相关的注疏。还有法称论师的《释量论》,法尊法师也翻译过,同时根据僧成论师的讲义作过比较短的解释。总的来说,《释量论》比较难懂。前几年,我按照麦彭仁波切的《释量论大疏》,把《释量论 • 成量品》翻成了汉语,并在佛学院给部分人传讲过。
总而言之,因明辩论是为了深入意义。现在藏传佛教当中包括喇荣佛学院,有极少数的人经常不在意义上探讨,只是在字面上辩来辩去。这不是佛教辩论的真正目的。
辩论的形式
藏传佛教在辩论的时候,有些人坐着,有些人站在对面或旁边,两边互相辩论。有多对一、一对一、多对多等多种形式。辩论时还会对立论方做出击掌、甩念珠等动作。从表面看,有人可能会怀疑,这是不是人身攻击啊?其实不是。如果有人身攻击或者说一些不恭敬的语言,那已经违反辩论的规则了。
我看到现在个别人为了中观和因明的道理进行辩论时,说几句就开始面红耳赤,马上就不高兴了。其实真正经过长时间辩论训练的人,别人再怎么说非常尖锐的话,提出再难以回答的问题,都不可能不高兴,否则,自己很快就会失败。其中的规则非常严谨。
演讲的缘起
今天演讲定这个题目,不知道是因为你们平时对藏传佛教的辩论有爱好呢,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?我本来想换成另一种比较简单的题目。当时在藏地,接到你们发来的邀请函时,我说辩论方法可能没办法讲,讲深了不一定听得懂,讲浅了不一定满意,换个其他题目吧。后来有人说,一定要讲辩论法。具体有什么目的和意义,我不是很清楚,而且时间太短也没办法全部满足。
我想,既然要讲辩论,首先一定要讲一下辩论的目的。佛教辩论既不是为了争胜负,也不是为经济纠纷,而是为了获得真理。而且辩论还是一种修心的锻炼。如果没有经过这种锻炼,就会像现在有些佛教徒那样,在辩论的过程中,别人说几句自己就受不了,非常痛苦伤心,从此之后,再也不跟其他佛友交往了。因此学习辩论很有必要。
要辩论还是要实修?
学习辩论时,我们也不能像个别的佛教团体那样,整天都是辩论,从小到老一直辩论。到真正要讲修行的时候,上师也不会讲,弟子也不会修,那我们死的时候,跟中阴法王是没办法辩论的。而且辩论还可能出现一种不好的结果,就是分别念越来越增上,到处看过失,这个说得也不对,那个也不合理,而真正的推理方法实际上也没有掌握,只是用一种相似的推理来进行驳斥和遮止。最后所有经论里的法义,包括业因果、三宝的功德、诸佛菩萨的加持等等,好像也全都不合理了。这是不正确辩论带来的一种不良后果。
辩论如果用得好,确实可以启发自心,开启智慧,生起极为稳固的定解,所以非常有必要;如果用得不好,也可能导致相续中分别念加重,任何清净的信心和慈悲心全都消失无余。所以,藏传佛教历史上,有个别高僧大德非常不赞同辩论。我的老师当中,个别人非常支持辩论,自己也喜欢辩论;个别人很讨厌辩论,经常说:“不要辩得太多,有什么可辩的?辩也来不及了,一切都是无常的,好好修行。”
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。一方面讲,如果我们天天辩来辩去,自己没有好好修行,那到死的时候跟没有学佛的人完全一样;另一方面,有时候什么都不辩论,什么都不说,全是顺其自然,那有些不信仰佛教的人,或者分别念比较重的人推翻佛教真理的时候,我们什么定解和境界都没有,辩也辩不过他们,就只好修安忍,什么都不说,这样也不太合理。
所以不能走极端,既不能天天辩论,不修行,也不能什么都不学。尤其是有一定智慧的年轻人,应该学一学中观、因明。通过学习可以打开自己的甚深智慧。之后在生活和修行过程中,别人说佛教过失的时候,你自己有一定的能力,能够分析是非、辨别取舍,这非常重要。(未完待续)